《中國正在說》之“中國夢”十周年系列節目七月巨獻
我們都是追夢人
——《中國正在說》之“中國夢”十周年系列節目七月巨獻
何為中國夢?
——鄭若麟:“這是我們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聶子瑞:“It's a cornerstone of a shared future of mankind.It belongs to us all.”(中國夢是人類共同未來的基石,屬于我們所有人。)
——柯馬凱:“中國夢,還要進行一個偉大的斗爭,而且還要給世界人民帶來福祉?!?/span>
——忻順康:“我們要一起共商、共創,最后還要共享?!?/span>
他們從天邊走來,帶著對紅旗的眷戀;他們從海上走來,帶著振興中華的信念;他們從田野走來,帶著為百姓謀福祉的宏愿;他們從古老的屈辱中走來,帶著必勝的堅定信心……他們是參加《中國正在說》“中國夢”十周年系列節目的嘉賓,在聚光燈下、鏡頭前,他們慷慨地向世界宣告什么是他們眼中的“中國夢”。
2022年正值“中國夢”提出十周年。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衛視中心大型政論節目《中國正在說》7月8日起連續三周,東南衛視每周五21:20播出“中國夢”十周年系列節目,節目已被列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創新理論傳播工程”電視理論節目扶持項目。
為集體經濟點贊 為突破“卡脖子”謳歌
第一集“中國夢·共富情”圍談討論
“中國夢”十周年系列節目既關注農村基層的創業夢,又抓住科技企業的創新夢,還通過國際友人的眼光發掘中國的發展變遷,將個體命運與宏大敘事融為一體,以小見大地講述新時代中國大地上發生的生動實踐。
“組織起來”可謂是中國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委員會副主任王宏甲的口頭禪。擺脫貧困離不開黨的領導,更需要村里的能人、領頭人把大家組織起來。但是,不同地域、不同基礎的鄉村振興靠什么?四川成都戰旗村黨委書記高德敏,浙江嘉善繆家鄉村振興學院黨支部書記、院長丁法強,山西汾陽賈家莊村黨委書記邢萬里將講述他們如何帶領村集體走出適合自身發展的新路徑。
中國的脫貧攻堅對世界也有著積極的意義。美籍記者、中國日報社“新時代斯諾工作室”成員聶子瑞(Erik Nilsson)就親眼見證了脫貧攻堅的奇跡,還出了一本書講述他的經歷,“China is a land or never ever can come true”(在中國,不可能可以變為可能)。但要實現共同富裕,歸根結底就是如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授徐祥臨所說,“就是要發揮集體經濟的制度優勢”。奮斗者們將如何講述他們的共富夢?
第二集“中國夢·創新情”圍談討論
美國無理打壓中國科技企業,西方在怕什么?“美國已經開始把科學無國界去掉了”,北京知識安全工程中心研究員張捷的擔憂如何解?“我有短板,但是也有殺手锏”,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屈賢明的自信源自哪里?
第二集“中國夢·創新情”嘉賓胡偉武演講
“大國重器”“專精特新”“自主創新”不斷涌現的背后,是科研工作者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龍芯中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偉武在節目中這樣形容科研工作者,“耐得住寂寞,擋得住誘惑,受得了委屈”。正是這份精神,讓中國的自主創新成果舉世矚目。
創新來之不易,“昆侖號”研發設計技術負責人、中國鐵建鐵五院鋪架技術及裝備研發中心常務副主任萬鵬,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水下機器人研究室主任李智剛和許許多多的創新者一樣,正在用自己的行動譜寫追夢人的責任與擔當。
團結起來 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奮斗
第三集“中國夢·世界情”圍談討論
他們,在怎樣的感召下來到中國?而他們,又是如何走出中國去擁抱世界?當代的年輕人正在沿著曾經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的足跡繼續中國與世界的對話。
“一帶一路”倡議深刻地改變了巴基斯坦小伙阿瑪爾的生活,已經拿到中國“綠卡”的他說:“阿瑪爾,你不僅僅是巴基斯坦的孩子,你也是這個世界的孩子!”國際合作讓阿瑪爾看到了青年的無限可能,也讓中鐵一院高級工程師崔玉周離開“小家”,踏上了海外援建之路。正如中國前外交官聯誼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前駐津巴布韋、納米比亞大使忻順康所說,用我們自己的實際行動和成就,為世界做出貢獻。
嘉賓崔玉周(左)與嘉賓柯馬凱交流
1951年出生在北京的柯馬凱,是英國共產黨黨員、外國老專家戴維·柯魯克和伊莎白·柯魯克的兒子,見證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面對這群新時代青年,他點評道,走共同富裕道路、無償援助,真的了不起。
9位演講者、6位點評嘉賓,用實踐行動逐夢,用思想賦能筑夢,讓我們感受到一個欣欣向榮的中國和故事背后堅韌不拔的中國精神。
7月8日21:20,《中國夢·共富情》黨建引領、組織起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邁向共同富裕。
7月15日21:20,《中國夢·創新情》共話自立自強創新發展。
7月22日21:20,《中國夢·世界情》感悟“國之交在民相親”。
東南衛視《中國正在說》“中國夢”十周年系列即將開播!